close

weighing-818694.jpg

 

,與各種代謝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密切的關係!若只看「胖」與「疾病」的關係確實是如此,但......人生啊~事情總不是那麼單純!英國醫學期刊在上個月發表了一份對11萬中壯年人追蹤長達32年的研究,研究結果重新定義了「胖」對健康的影響!

 

這份研究報告將追蹤對象依照BMI分為「體重正常」、「過重」、「肥胖」及「重度肥胖」,記錄他們四項生活習慣,包括良好飲食習慣規律運動無吸菸適量飲酒,並在這32年當中記錄追蹤對象的死亡原因。

 

lowriskfators.png

 

結果出乎意料的顯示即使BMI為肥胖(BMI 25-29.9)的族群,只要有四項良好習慣中的一項,全原因死亡風險、癌症死亡風險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都就會降得比「體重正常卻沒有良好習慣」的族群還低,有一項良好習慣,重度肥胖者的全原因死亡風險也小於平均值;若有三項良好習慣,就算是重度肥胖的族群(BMI大於30),各項死亡風險仍遠遠低於「體重正常卻沒有良好習慣」的族群

 

還有一項令人驚訝的地方是,在沒有良好生活習慣的族群裡,體重正常竟不是死亡率最低的族群!在全原因死亡風險的評估中,體重正常的風險約等於重度肥胖的風險,並且大於過重及肥胖!

 

這項研究顯示了良好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影響甚大,倒也不是說體重控制不重要,畢竟整體而言死亡率最低的仍是體重正常而有三項以上良好習慣的族群,但只有控制體重並不能成為維持健康的唯一目標!然而,健康是一項跟自己競賽的活動,要當健康資優生太困難,我們跟過去的自己比較就好,比起反覆訂定總是達不到的減重計畫,不如來檢視一下自己有幾項良好生活習慣吧!

 

良好飲食習慣

追蹤對象的飲食記錄依照下述指標評分,良好飲食習慣的指標為:

(1)攝取較大量的蔬果、堅果、全穀類、不飽和脂肪酸及omega 3 脂肪酸

(2)攝取較少量的紅肉、加工肉品、甜食及含糖飲量、反式脂肪和鈉

規律運動

每天有進行30分鐘以上中度至強度運動(含快走)

無吸菸

就是...沒抽煙

適量飲酒

女性一天攝取5-15克酒精 (鋁罐啤酒一瓶約有15克酒精)

男性一天攝取5-30克酒精 (40%威士忌75c.c有30克酒精) 

 

(酒精濃度一覽表 http://military.thu.edu.tw/B-alcohol-taiwan1020122.pdf)

 

介紹完這些良好生活習慣,突然覺得這項了不起的研究變成了老生常談......

 

不~營養師今天想告訴大家的是瘦子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快樂的)當,但無論胖瘦,健康才是人生最寶貴的根本!又到了一年的尾聲,要期許明年有個更健康的自己,不是對著流星許願就有了!該運動的運動、該戒煙的戒菸吧!

 

期刊原文http://www.bmj.com/content/bmj/355/bmj.i5855.full.pdf


<補充> 關於BMI

由於每個人身高不同,不能將體重直接拿來做比較,所以科學家決定利用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 體重/身高的平方)來作為比較大家胖瘦的數值,(BMI的概念就是,用你的身高當邊長畫一個正方形,然後看這個正方形裡占了多少肉,越高的人畫出來的正方形越大)也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衡量肥胖的標準。在台灣BMI標準如下表。BMI的缺點是體重並不能顯示身體的組成,相同BMI的兩人體脂肪比例若不同,其體型及代謝狀況會截然不同。雖然BMI有其不足,但與代謝相關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仍然有相當的關連性,這份研究一來顯示了生活習慣的重要,二來也說明了只靠BMI(體重)評估各種疾病風險的死亡率略有不足!

 

台灣BMI標準

成人肥胖定義 身體質量指數(BMI)(kg/m^2) 腰圍(cm)
體重過輕 BMI<18.5  
健康體位 18.5<=BMI<24
體位異常 過重:24<=BMI<27
輕度肥胖:27 <= BMI < 30
中度肥胖:30 <= BMI < 35
重度肥胖:BMI >= 35
男性:>= 90 公分
女性:>= 80 公分

 

 

 

 

 

 

表格來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h Min Wang 的頭像
    Shih Min Wang

    營養師 X 二寶媽媽 王蒔敏

    Shih Min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