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named.jpg

 

回想起剛當媽媽的時候,對關於寶寶的所有事情都小心翼翼,寶寶用的、吃的、穿的、玩的,雖然不至於樣樣都要最好的,但一定要樣樣都是安全的。一滴奶一滴眼淚的好不容易跟這位生命中的新朋友建立了一些默契,滿四個月了,又要面對準備副食品的挑戰~

 

在這個過敏盛行的年代,每個媽媽都害怕自己的寶寶有過敏體質,甚至害怕到孩子打幾個噴嚏就認定他是過敏兒,到了要添加副食品的時候更是草木皆兵,除了單調乏味的米精不敢輕易嘗試新的食材,往往同一種食物一餵就是3、5天,這樣真的就可以讓寶貝免受過敏之苦嗎?小心!這樣的餵食方式反而更容易造成寶寶過敏喔!

 

過去專家建議有過敏疑慮的寶寶應延後添加副食品的時機,至少滿6個月才開始給予,甚至更晚,而且一種食物要連續餵食數日,但目前已證實這樣的建議不但無法避免寶寶過敏,更有下列的缺點:

 

1.  錯過「免疫耐受性(不過敏)」的訓練期

 

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在腸道進行「辨識」工作,辨視外來的陌生蛋白質是不是來自有害的病毒或細菌呢?還是來自食物呢?(例如花生、海鮮、蛋等等)當腸道的細胞辨識的不正確時,就會引起錯誤的警報=過敏。

 

寶寶在四至六個月這段期間,腸道對外來蛋白質的辨識能力是非常精確的,所以在這段時間給予各種食物可以讓寶寶的免疫系統認識來自食物的各種蛋白質,日後就不易發生拉錯警報的情況!

 

2. 口腔肌肉無力,不利學說話

 

當寶寶透過吸吮的方式進食時,只會運用到口腔內其中一部分的肌肉,但「說話」需要口腔中各個肌肉的配合,咀嚼及吞嚥有助於寶寶運動到嘴巴裡不同部位的肌肉,若寶寶太晚開始練習使用這些肌肉,會影養日後學說話的咬字與發音喔!

 

3. 營養供應不足

 

一樣食材要試好幾天,食物單調營養素就單調(吃了也很無趣)。當寶寶的活動量與日俱增,不夠豐富或不夠均衡的飲食,提供的營養成分當然會跟不上寶寶的需求!想像一下,十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以火速爬行,或許還可以扶著東西走路了,如果此時寶寶只吃過米糊及2種蔬菜泥(實際案例),營養怎麼足夠呢?

 

 

4. 反而容易誘發過敏

 

七個月開始,寶寶腸道對外來蛋白質的辨識能力不如前兩個月精準,一旦發生辨識錯誤的狀況,就有可能終身對特定蛋白質有過敏反應,特別是花生及麥麩。

 

因此過去專家一再延後建議攝取過敏原的年齡,沒想到過敏機率不減反增,一則實驗明確發現,沒吃過花生的幼兒在五歲時對花生過敏的機率比(在四至十一個月時)有吃過花生的幼兒對花生過敏的機率高七倍。現在醫學已經證實延後寶寶接觸過敏原的時間反而會增加過敏被誘發的機率喔!

 

另外,連續餵食相同食物,也可能激發免疫系統作用,像是疫苗要打兩劑、三劑的道理,當一種會刺激免疫系統的物質進到身體裡時,若量不多身體就不會做出過度的反應,但若不斷的刺激,過敏就可能被激發。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餵母乳至寶寶滿六個月是考量到許多開發中國家的衛生條件不佳,過早讓寶寶接觸外來食物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其實在台灣衛生條件良好,醫療技術先進且普及,不需要為了避免感染而延後添加副食品的時機,況且哺育母乳至四個月搭配副食品的好處除了抗過敏之外,也可降往後麩質不耐、中耳炎、肺炎、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現在小兒科醫師(黃瑽寧醫師~媽媽的偶像無誤)也建議,自寶寶滿四個月起,以少量多樣化的方式餵食寶寶各種天然食物,可以將餐桌上的每道菜都各夾一點點,以熱水沖啖味道後處理成寶寶能食用的質地就可以餵食,方便又省時,一個月內寶寶就能嚐遍日常會遇到的各種食材了!

 

育兒配備與時俱進,知識也要一起進步喔!

 

arrow
arrow

    Shih Min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